- 邓志刚;任勇;王传朋;王元杰;王书文;
随着波兰EMAG公司生产的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和ARES-5/E地音监测系统的不断推广应用,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逐渐积累,研究发现对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和ARES-5/E地音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结合两者的优点,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更有利于指导矿井主要采动影响区域的冲击矿压防治工作。
2010年01期 v.15;No.92 8-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官网下载次数:22 ] |[摘要阅读次数:438 ] - 江衡;窦林名;屈昀;杜涛涛;贺虎;张明伟;
以某煤矿SOS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线形拟合的方法分类统计不同开采速度下不同能量级别的矿震的次数、震动能量,研究了综放工作面开采活动和矿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矿山震动是矿山开采的直接产物,低能量矿震的次数、能量与开采速度呈近线性正相关,而高能量矿震与开采速度呈非线性关系。开采速度越快,低能量矿震的震动次数和能量越高,而且相对高的能量成分所占比例显著增加。从而提出控制开采速度可以控制低能量矿震发生次数和释放能量,慢匀速开采能有效地减少矿震发生的次数。
2010年01期 v.15;No.9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官网下载次数:64 ] |[摘要阅读次数:375 ] - 徐浩;李希建;陈守坤;肖俊贤;
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1]结合起来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研究中,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煤与瓦斯突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采用隶属度作为定量化工具,构造了单因素判别矩阵,采用二级模糊评判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煤矿的突出区域预测及划分中,并与其他预测划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是可行的。
2010年01期 v.15;No.92 15-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官网下载次数:76 ] |[摘要阅读次数:347 ] - 马其华;王宜泰;
通过对影响围岩应力分布的几种开采参数(采宽、采深和采高)的数值模拟,得出了各种开采参数对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对于合理地设计工作面开采参数,正确经济地进行支护,安全高效地开采地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良庄煤矿51103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和应用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很好地指导现场实际生产。
2010年01期 v.15;No.92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官网下载次数:62 ] |[摘要阅读次数:425 ] - 周华龙;李开学;田卫东;周诗建;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FLAC3D程序对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计算,确定合理的煤柱的宽度,并根据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实测结果分析,选择5m煤柱作为窄煤柱护巷能够保证巷道使用安全,为窄煤柱沿空巷道合理煤柱的留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0年01期 v.15;No.92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官网下载次数:65 ] |[摘要阅读次数:340 ] - 张学亮;贾光胜;徐刚;
论述了坚硬顶板的危害,指出深孔爆破可弱化坚硬顶板并说明其特点。重点分析了钻孔长度、钻孔间距、钻孔直径、封孔长度4个对深孔爆破影响最大的参数及装药结构和对深孔爆破的影响及其参数优化范围。实际应用表明参数优化范围是可行且有效的。
2010年01期 v.15;No.92 26-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官网下载次数:79 ] |[摘要阅读次数:377 ] - 罗娟娟;李文军;梁杰;武增礼;钟毓娟;
煤炭在地下气化过程中生成可燃气体,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分析了密闭空间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公式,研究了最大允许氧含量和惰性气体对可燃气体爆炸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防止气化煤气发生爆炸,可以通过控制气化剂的进量或加入惰性气体,使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外,为煤炭地下气化的现场安全和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2010年01期 v.15;No.92 29-3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官网下载次数:58 ] |[摘要阅读次数:325 ]
- 杨新华;宋孝平;
通过采用钻孔水位漏失量和彩色钻孔电视观测的方法,对辛置矿2号煤采空区上方岩层结构和采动破坏情况进行了观测,对在该采空区上方能否送巷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且根据覆岩破坏高度设计采空区上方450胶带运输巷的合理送巷层位。
2010年01期 v.15;No.9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官网下载次数:70 ] |[摘要阅读次数:376 ] - 陈科;柏建彪;胡忠超;朱琪;
为了分析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对下山的影响,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对晋城永安煤矿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位置为距材料下山30m外,高达19.55MPa,叠加影响应力集中系数最高达3~3.5,且对底板深部产生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停采线位置为距离材料下山60m,下山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01期 v.15;No.92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官网下载次数:70 ] |[摘要阅读次数:330 ] - 肖家平;
大倾角综采面绞车房的布置一直是我国大倾斜综采工作面布置的一个难点。以谢一矿5111C13-综采工作面切眼绞车房布置支护为例,介绍了利用扩大棚施工技术在大倾角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布置绞车房及施工方法。同时对其他大倾角综采面绞车房的布置方式选择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0年01期 v.15;No.92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官网下载次数:68 ] |[摘要阅读次数:357 ] - 侯志辉;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断层、陷落柱成为影响工作面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解决综采工作面遇到陷落柱后绕采的影响,通过对工作面的回缩与对接工艺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对接效率,减少了对接时间。
2010年01期 v.15;No.92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官网下载次数:77 ] |[摘要阅读次数:333 ] - 徐德珊;
在大倾角俯采条件下,以皖北煤电集团刘桥一矿663工作面为例,对回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通过生产实践,并提出解决问题办法,成功实现了综采工作面大倾角俯采,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开发了煤炭资源,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提供了借鉴经验。
2010年01期 v.15;No.92 42-4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官网下载次数:75 ] |[摘要阅读次数:317 ]
- 王宇;王大鹏;霍丙杰;
为了保护水资源,从工作面的布置、煤岩柱的留设及采煤方法的变革等方面,提出了保水开采的技术途径。榆神府矿区保水开采的生产实践表明,留设防水煤柱保证了松散层地下水不向矿井发生大量渗漏,建立集中供水水源地的技术方案,减少沙层水含水层向矿坑的垂直入渗量,保水效果较好。
2010年01期 v.15;No.9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官网下载次数:71 ] |[摘要阅读次数:349 ] - 李彩惠;
结合目前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现状,分析了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适用条件、安全标准和开采下限等主要技术问题。阐述了下组煤开采的主要防治水技术,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和采场综合探查是防治水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充分利用隔水层的天然阻水条件、适应充水或人工改造充水条件进行带压开采;利用底板突水监测预警技术进行预测预报。指出带压开采的研究方向:完善和发展安全评价体系;对带压条件进行分级;加强采场物探技术研究;确定开采下限及建立技术装备和安全保障体系。
2010年01期 v.15;No.92 47-4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官网下载次数:60 ] |[摘要阅读次数:297 ] - 李乃梁;冯光明;李宗国;
针对建下不规则煤层块段开采问题,根据充填控制地表沉陷的原理,提出了高水速凝材料与矸石复合固结体巷式充填全采技术,即首先掘进煤巷,然后充填复合固结体,以多轮置换方式实现充填区域煤炭的全部开采。通过充填体强度测试,研究了复合固结体强度与高水速凝材料水灰比、矸石掺入量、龄期之间的关系。经充填体稳定性需求分析,给出了确定充填体强度的方法。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既可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又可避免矸石升井带来的环境危害,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2010年01期 v.15;No.9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官网下载次数:66 ] |[摘要阅读次数:357 ]
- 孙广义;林井祥;
煤矿深部开采巷道与浅部巷道的主要差别是围岩存在破裂区,也是深部巷道支护的重点之一。由于破裂区的存在,巷道支护应以护为主,防止围岩破裂范围扩大,巷道失效。提出了深部巷道支护的7大设计原则。理论与实践证明巷道底角采用弧形,加强巷道底角与肩部等关键部位的支护强度,使巷道整体收缩变形,可有效防止深部巷道的破坏。
2010年01期 v.15;No.9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官网下载次数:69 ] |[摘要阅读次数:386 ] - 孙春东;冯光明;
对新型高水速凝材料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将新型高水材料作为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材料,利用水力泵送充填工艺,工艺实施过程中充填袋、锚栓、大型自移式充填支架和充填体位置的确定发挥了关键技术作用。在邯矿集团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充填留巷效果,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技术的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0年01期 v.15;No.92 58-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官网下载次数:92 ] |[摘要阅读次数:501 ] - 刘景书;
分析了千秋煤矿21141下风巷在煤柱护巷和周围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下支护失败的原因,并介绍了采用鸟窝锚索及高强让压锚杆新设计的技术参数及取得的良好效果,为今后有冲击性全煤巷道支护提供了有益参考。
2010年01期 v.15;No.9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官网下载次数:65 ] |[摘要阅读次数:358 ] - 刘军;杜青炎;韩荣军;
对跃进煤矿锚网索支护与锚网索+"O"型棚复合支护效果进行对比及矿压监测数据分析,找到了适合深部开采冲击矿压矿井的巷道支护形式,提高了巷道抗冲击强度,缓解了底板型冲击矿压对巷道的破坏,在跃进煤矿23130工作面下巷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01期 v.15;No.92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官网下载次数:74 ] |[摘要阅读次数:372 ] - 杨吉平;姜光;王益品;朱守颂;
以某矿10022工作面回采巷道为例,针对富水软岩巷道难支护的实际情况,通过RFPA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载荷下巷道围岩应力以及渗流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巷道围岩变形的规律,并据此提出了加强锚索桁架支护方式,在现场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2010年01期 v.15;No.92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官网下载次数:65 ] |[摘要阅读次数:393 ]
- 轩涛;史守忠;赵勋涛;朱孔盛;
目前较薄煤层工作面端头及平巷的超前支护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十字"顶梁或"一字梁"配合单体液压支柱的密集支护方法,操作工序繁琐、支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状况差,一直制约工作面快速推进,是工作面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为此,研制开发了较薄煤层工作面端头与巷道超前液压支架,并在兖矿集团济宁二号煤矿成功应用,实现了端头支护的支架化、机械化,解决了薄煤层端头支护难题。
2010年01期 v.15;No.92 71-7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官网下载次数:70 ] |[摘要阅读次数:447 ] - 李俊峰;刘斌;
针对目前煤矿锚杆支护巷道使用的临时前探梁所存在的缺点,研究开发了新型的机载式液压临时支护机。详细介绍了这种新型巷道支护机的结构、参数及工作原理,并对其试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使用该设备可以大大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2010年01期 v.15;No.92 73-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官网下载次数:62 ] |[摘要阅读次数:273 ] - 石长坤;朱红兴;顾新泽;施建达;刘思佳;李清任;
徐矿集团公司研制的新型挡矸装置通过液压操作,实现翻转、伸缩、挡矸等功能,在不影响采煤机工作和回采工艺的情况下,挡矸效果明显。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应用该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本质上解决了滚矸伤人的开采难题。
2010年01期 v.15;No.92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官网下载次数:84 ] |[摘要阅读次数:378 ] - 刘大同;
介绍了国外胶带输送机钢绳芯受损情况检测器——"CBM检测器"与国内铁磁材料及X射线检测胶带输送机钢绳芯受损技术。介绍了断带保护装置KHP119型抓捕机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对目前现场使用的胶带输送机钢绳芯受损检测技术,提出研究方向和应用建议。
2010年01期 v.15;No.92 77-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官网下载次数:67 ] |[摘要阅读次数:285 ] - 张新生;独民行;
介绍了一种停电闭锁安全启动新型双风机自动切换装置。该装置具有切换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简单,费用低廉,安装维护简单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当运行中的主、备风机均意外停电而导致双风机停风,此后主、备风机中的某一路再次来电后,两风机不会自行启动,只有现场瓦斯检查员检查风机及开关附近等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规定后,方可人工开启风机,彻底排除了"一风吹"的通防安全隐患。
2010年01期 v.15;No.92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官网下载次数:58 ] |[摘要阅读次数:302 ] - 张勇;周忠惠;殷德威;李钦才;
介绍了我国目前常用的深井供水系统的减压方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设计了新型的深井供水系统自动减压装置。通过对该自动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应用效果的分析,说明使用该系统完全能够达到深井供水系统自动减压的目的。
2010年01期 v.15;No.92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官网下载次数:57 ] |[摘要阅读次数:347 ] - 贺超;
SPL-4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全部设计了液压程序控制,采用一种新型的压风和螺旋风送排料结构,可以使湿的混凝土料以稀薄流形态在管路中输送,实现湿式混凝土连续喷射,在煤矿井下锚喷支护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010年01期 v.15;No.92 83-8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官网下载次数:62 ] |[摘要阅读次数:269 ]
- 惠兴田;许刚;冯超;刘伟;
在应用特殊采煤方法的情况下,使得顶板的移动特征有所不同,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红会四矿仰斜开采实例,研究了仰斜开采时顶板的一些移动特征,得出岩梁的自重和岩梁端部竖向反力是有利于基本顶的破裂,而端部水平挤压力有利于阻止岩层的断裂。
2010年01期 v.15;No.9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官网下载次数:60 ] |[摘要阅读次数:310 ] - 阚兴;马植胜;王新华;
为了降低工作面煤尘,煤层注水为有效方法,根据长沟峪煤矿-140m水平4槽1工作面的地质特征,确定了煤层注水方式与注水参数以降低煤尘。建立了煤层长孔注水的渗流动态数学模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对不同工况下注水侵润半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煤层注水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0年01期 v.15;No.92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官网下载次数:68 ] |[摘要阅读次数:364 ] - 马小涛;李智勇;屠洪盛;孙璐璐;隋晓东;
通过理论分析和芦岭煤矿Ⅱ1048工作面现场工程试验,给出了高瓦斯低透气性深孔爆破增透技术的基本原理、钻孔布置、爆破及工艺设备等具体参数。深孔爆破后,增大了钻孔瓦斯有效抽放半径和高瓦斯煤层渗透性,成倍地提高了瓦斯抽放率,而且降低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高瓦斯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和煤与瓦斯突出问题。
2010年01期 v.15;No.92 92-9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官网下载次数:76 ] |[摘要阅读次数:387 ] - 林青;黄旭超;张朝举;杨春林;
通过对祁东煤矿多重保护层开采,保护层7122综采面回采期间的瓦斯涌出预测,瓦斯治理措施的阐述以及7122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分布的考察,分析总结了保护层7122综采面的瓦斯涌出规律,为类似条件下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基础。
2010年01期 v.15;No.92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官网下载次数:69 ] |[摘要阅读次数:343 ] - 肖雪峰;
采空区防灭火是煤矿井下防灾的一项重要课题。林南仓矿曾在轻放工作面收尾期间出现过多次采空区自然发火,且自燃发展迅速,对矿井安全威胁较大。采取了注氮防灭火技术,有效地防治了采空区自然发火。介绍了注氮防灭火原理、设备选择、管路位置确定、注氮量确定及注氮时的注意事项。
2010年01期 v.15;No.92 97-9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官网下载次数:61 ] |[摘要阅读次数:301 ] - 赵文华;王毅;吴国强;柴敬;李毅;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复杂地质条件下巷道的冒顶事故,确保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巷道外观形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利用罗克休泡沫材料的高速成形、高膨胀率,实现了大冒高巷道冒顶事故分3次快速充填的施工工艺和过程,并对罗克休泡沫充填冒顶区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2010年01期 v.15;No.92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官网下载次数:66 ] |[摘要阅读次数:320 ] - 单佳勇;
在采煤工作面施工大直径、长距离的顶板走向钻孔进行瓦斯抽采在潘一矿2131(3)综采面试验成功,抽采瓦斯量大、浓度高,与施工抽排巷道相比省时、降低了瓦斯治理费用,实现了治理与利用瓦斯双层作用,而且降低了瓦斯排放对空气的污染。
2010年01期 v.15;No.92 102-10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官网下载次数:59 ] |[摘要阅读次数: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