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井见气时间预测方法及其应用Method of Predicting Methane Emerging Time in Coal-bed Methane Shaft and Its Application
谢学恒,秦学成
摘要(Abstract):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煤层气井排采理论与实践,建立了预测见气时间(即启抽后至观测到套压所用时间)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收集鄂尔多斯东缘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井生产资料,统计了见气时间、见气前平均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解吸压力、初始井底流压、举升指数(冲程冲次或转速)等数据,进行了参数耦合分析。研究发现,见气时间与见气前平均日产水量、累计产水量以及举升指数呈正相关,与初始井底流压与解吸压力之差存在二次多项式规律,据此得到了见气时间预测的统计模型。最后,运用理论模型与统计模型得出了见气时间预测表达式,在实际应用中误差较小,对煤层气井见气时间的有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煤层气井;见气时间;统计模型;理论模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煤层气选区评价及勘探部署(P09008)
作者(Author): 谢学恒,秦学成
DOI: 10.13532/j.cnki.cn11-3677/td.2013.04.0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郭庆安,许祖伟.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延1井区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井组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4):349-350.
- [2]安丰华,程远平,吴冬梅,等.基于瓦斯解吸特性推算煤层瓦斯压力的方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1):81-85.
- [3]骆祖江,付延玲,王增辉.煤层气解吸时间的确定[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9(4):28-29.
- [4]王利,蔡云飞.储集层参数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3):74-77.
- [5]苏付义.煤层气储集层评价参数及其组合[J].天然气工业,1998,18(4):16-21.
- [6]梁冰,赵明鹏,高战武.煤层气储集层渗透性的分形理论和实验室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S):882-884.
- [7]王红岩,李景明,刘洪林,等.煤层气基础理论、聚集规律及开采技术方法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6):14-16.